8月3日,在衢州市区信安湖畔的沙湾村旁晚,一家名叫自在小酒馆里几位客人正悠闲地吃饭聊天。小酒馆里素雅简洁桌椅,让人联想到中国山水画的美感。插花和一些别具特色的餐具,给客人在吃饭的过程中增添了一种仪式感。自在小酒馆的主人之一叫胡玉玲,一位有心打造“乡村网红地”的00后女老板。
“优秀模特”选择到小饭店端盘子
胡玉玲的老家在开化县马金镇石柱村。2019年,胡玉玲考上了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英语专业。大一期间,因为性格开朗、容貌姣好,她被选拔进学校礼仪队,成了一名礼仪模特。胡玉玲每天利用课余时间刻苦训练训练,在学校举办或承办的大型活动中,总能看到她的身影,因待人接物大方得体,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2020年,还在读大二的胡玉玲发现周围很多同学都有假期做兼职赚学费的想法,不过社会经验较少的大学生想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并不容易。胡玉玲思来想去,觉得身上目前最大的优势就是自己在学校里学到的礼仪知识,不妨从礼仪方面动动脑筋。多次跟学校创业学院老师请教,礼仪行业市场前景,可渗透业态,选人用人经验等等,在老师们积极协助下,胡玉玲跌跌撞撞成立了“青晨文化传媒工作室”,创业学院的老师们还给她介绍资源,胡玉玲开始承接社会上的一些较小型的礼仪活动。
公司规模小、缺乏从业经验,胡玉玲只能眼看很多大型活动与自己擦肩而过,“青晨文化传媒工作室”只能作为其他大型公司备用,公司运维捉襟见肘,胡玉玲为此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衢州礼仪行业有一席之地。她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为队员们进行了强化培训,通过强化培训,队员们的站姿更标准了,高跟鞋走姿、引领姿势等一系列动作也更加自然,更加专业,处处显示出优雅大方的气质,以及端庄守礼的仪态。很快,工作室陆续接到了各类商演、司仪等业务。最让胡玉玲自豪的是,第四届衢州人发展大会的礼仪业务也是“青晨文化传媒工作室”完成的。
为了拓展工作室的业务,胡玉玲又跑回学校请教创业学院老师们,采纳老师们的意见,花了很多业余时间学习茶艺等其它技能,以便更好地提高服务品质。整个大学期间,她总是忙忙碌碌,奔波在学业和创业之间。
2023年,胡玉玲毕业了。“青晨文化传媒工作室”经营已逐步稳定,胡玉玲抽身为自己选择了第一份看起来与礼仪行业不相干的职业——到一家小饭店当服务员。在这家小饭店里,她泡茶、端菜、拖地、洗马桶等什么活动都干。父母对女儿的选择非常不理解:好不容易培养出来了一个学外语的大学生,不考公务员,也不做办公室白领,却给别人端茶倒水,真不知道女儿怎么想的。
面对父母的疑惑,胡玉玲没有解释,但是她确实有自己的想法。
“自在”坎坷中成为“网红打卡店”
三个月后,胡玉玲解开了父母心中的疑问——在市区礼贤街一家名叫自在茶宴的小饭馆悄然开张,老板正是胡玉玲和她的朋友。原来,在小饭店里辛勤打杂,正是创业路上的磨练。
但创业路上未能一帆风顺。因为种种原因,自在茶宴最终关门歇业了。胡玉玲总结了失败原因,认为缺乏特色菜品、环境不够雅致等是重要原因。于是她又回到学校,邀请来休闲体育专业的郑宁和打杂时认识的叶杨晨两位学弟入伙共同创业。三人辗转考察了市区多处区域后,在老师们的指点下,最终综合评估业态发展趋势,选定了信安湖边的沙湾村,在这里开起了一家自在小酒馆。
“自在”小酒馆重点打造年轻人喜欢的江湖菜、融合菜。在装修风格上,胡玉玲请学校老师介绍了专攻设计的学姐精心为小酒馆打造出了时下流行的新中式风格。年轻人比较喜欢刷短视频,胡玉玲和几位合伙的同学又精心拍摄了一些或美食或美景的短视频在各类平台上推出。很快,自在小酒馆便在网上走红,一跃成为了衢州“网红打卡店”。
“自在小酒馆非常契合我创业之初取名‘自在’的用意,在这里,客人们可以在江边吹着江风、品着小酒、就着小菜,聊天聊地,放飞心情。”胡玉玲说。
在打造“自在”小酒馆的过程中,胡玉玲和合伙人逐步建起了美学设计团队和矩阵账号。为了保持热度,自在小酒馆会不定期举办主题活动来吸引客人。在业务发展中,胡玉玲又成立了衢州艺升广告有限公司,建起了专业的活动策划团队。
自在小酒馆的火爆,带动了沙湾村的热度,为村民增加了就业岗位和收入,同时也引起了其它乡村的关注。去年10月,衢江区周家乡政府找到胡玉玲,希望他们的“自在”品牌也能在周家乡落地。胡玉玲和合伙人以及设计团队马上结队来到周家乡进行考察,发现这边确实有“好风景”,但缺少“好业态”,导致乡里的“好故事”讲不出来。于是她们决定在周家乡上岗头村打造一个“自在”小院,主要承接露营、团建等活动,来带动当地业态发展。
说干就干,去年国庆期间,上岗头村的“自在”小院正式开张。开张之后即承接了好几场活动,有以辩论为形式的交友活动,也有以节气为主题的趣味活动,还有助农推销活动等,场场火爆。这些活动的参与者还能免费品尝豆花、鸡蛋饼、油炸粿、麻糍等当地特色美食,这些特色美食都由当地居民制作或在活动现场售卖,让当地居民在家门口赚到了钱。
“自在”为衢州体闲餐饮业添彩
“现在我们‘自在’品牌又有了新成员,在沙湾村自在小酒馆的后面,我们重启了自在茶宴;在吾悦广场,我们开设了‘自在Max•bar’。”胡玉玲说,接下,她和合伙人还准备在鹿鸣文化园街附近再开一家自在小酒馆,不断延伸服务业态。为此,团队又成立了衢州新晨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随着创业资本不断注入,股东人数不断增加,胡玉玲专门就股权划分请教了学校创业学院,老师们为她独家定制了一份合伙人股权分配方案,以便“自在”品牌更顺畅的运营。
为了梦想,胡玉玲现在每天都在学习,就像海绵一样疯狂吸收着各类知识和技能。餐厅的运营模式和经营理念,对乡村文化、历史、传统与风俗的深入挖掘与理解,如何打造有文化有内涵的活动,如何出色地主持大型活动……胡玉玲恨不得一天有48个小时。
“现在咱们衢州越来越美,越来越有吸引力,游客越来越多,我们的‘自在’生意也越来越火爆。”胡玉玲说,一路走来,最要感谢学校从萌发创业理念来的一路护航,每一个关键抉择上的指点迷津和资源嫁接,“学校现在发展越来越好了,现在学校创业课体系更加丰富了,还增加了中短期培训课程,比如小红书训练营这些时兴的推广平台培训,教我们如何发掘商机、组建团队、品牌运营等等。”学校为在校学生对接各类创新创业导师资源,搭建创业者社群,持续关注学生毕业后的创业项目发展,积极链接政企资源,做好学生毕业后的长尾服务,解决创业实践者留衢创业的后顾之忧等,提供了多层次、多样化、富有针对性的创业指导服务,更加接地气更加匹配当下衢州丰富发展的业态。胡玉玲说,“自在”品牌没有终点,她和合伙人有信心,通过他们的创业故事,吸引更多的人来衢、留衢、品衢、赏衢,让为衢州休闲餐饮业添彩,激励更多年轻人为衢州经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