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晚报》 2025年10月28日 报道

10月下旬,年过七旬的柴岳华通过三衢客户端报名参加了衢州市“我们的节日・重阳”金婚老人婚纱照补拍活动后,时常向主办方打听拍摄进程。10月26日,有5对金婚老人在衢州古城文化旅游区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完成了拍摄,而柴岳华夫妇的婚纱照补拍则安排在本周末。

镜头里满是温情
据活动主办方介绍,目前已有5对金婚老人顺利完成了婚纱照拍摄,古城的飞檐翘角、斑驳砖墙与老人们相濡以沫的身影相映,构成了重阳时节最动人的画面。
负责拍摄的是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团队,他们以专业服务赢得了老人们的认可。“学生们特别耐心,教我们摆姿势、调整表情,还帮我们整理婚纱。”参与拍摄的邵忠庆说,整个过程既温馨又顺畅,“后期他们还将帮我们修图,真是太贴心了。”
目前,这5对金婚老人的照片已进入后期处理阶段。

金婚故事藏着时代印记
“我和我爱人是1975年10月8日结的婚,当时我们只有30元钱,没想过拍婚纱照这事。”说起即将到来的拍摄,柴岳华打开了话匣子。柴岳华是衢州市机关幼儿园退休教师,有36年教龄。结婚时,丈夫陈宏荣是名军人,家境清贫,她则在乡下小学任教,两人在娘家摆了5桌酒,便组建了家庭。“当年外婆给了5元礼金,算很多了,那个时候大家都送2元左右的礼金。”
如今,他们的生活早已今非昔比。儿子儿媳都是老师,孙女在加拿大读大学,孙子在柯城区新华小学上五年级,一家三代其乐融融。“我们俩也迎来了金婚,能在这个时候补拍婚纱照,算是圆了我这辈子的心愿。”柴岳华说,这段时间她常和老伴商量拍摄时穿什么、摆什么姿势,就盼着能留下最美的纪念。

专业团队用心用情
为确保每对金婚老人都能拥有满意的拍摄体验,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在筹备阶段便全力以赴。院方挑选的10名摄影摄像技术专业大二学生,均有丰富的拍摄经验,带队老师林铁坚还提前带学生前往衢州古城文化旅游区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踩点,记录光线角度、规划拍摄路线,制定详细的拍摄方案。“我们收集了所有报名老人的身高、体重信息,提前准备婚纱、礼服与化妆用品,就是为了让老人们在拍摄当天展现出最好的状态。”林铁坚说。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老人们感受到节日的温暖,让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活动主办方衢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