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衢州市慈善联合总会向我校捐助50万元善款用于爱心助学项目,衢州市慈善联合总会会长毛建民,衢州市慈善联合总会副会长王盛洪、副秘书长徐瑛,我校党委书记徐须实,党委委员、副校长徐浪静出席捐赠仪式,捐赠仪式由我校党委副书记何百通主持。
徐瑛与何百通签订捐赠协议书,毛建民、徐须实、王盛洪、徐浪静上台见签。
毛建民向徐须实授予慈善助学善款凭证。
毛建民对我校高质量完成前期慈善助学项目表示高度肯定。他指出,学校在组织、落实善款使用方面,项目选题精准,执行效果明显。作为扎根衢州、服务社会的枢纽型慈善组织,衢州市慈善联合总会长期在教育助学领域搭建资源对接平台,推动慈善资源与教育需求有效衔接。此次向衢职院捐赠善款,延续了市慈善联合总会在教育帮扶领域的深耕,希望衢职院积极探索“慈善+教育”的创新模式,在精准帮扶、长效赋能等方面拓展项目内涵,让善款使用既体现即时救助温度,更形成可持续的育人效应,使慈善助学项目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品牌范例。他表示,当前慈善事业正从传统资助向参与社会治理、培育文明风尚转型,期待衢职院继续发挥高校在资源整合与理念传播上的优势,将项目打造成连接社会力量与教育需求的纽带,带动更多人关注慈善、参与公益,共同为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注入动能。
徐须实对市慈善联合总会长期以来支持我校慈善事业及工作致以由衷地感谢。他表示,三年前,市慈善联合总会与我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捐赠了150万元用于资助我校贫困学生、打造“慈善爱心超市”和共建慈善志愿服务团队等项目,这些项目为学生的学业、就业、创业提供了支持,更为我校近年来创“双高”、强服务、育人才工作主线注入了内生动力。现在,市慈善联合总会再次向我校捐赠50万元助学善款,既是对学校前期工作的认可,也为学校未来发展提供了新助力。接下来,学校继续秉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管理使用善款,着力打造“凡人善举”文化品牌,让慈善精神融入育人全过程,以慈善文化滋养校园,使扶困济难的价值理念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养分、连接社会爱心的情感纽带,以此凝聚社会合力,为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提升育人质量集聚更多支持,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我校受助优秀毕业生代表、“自在小酒馆”创始人胡玉玲深情回顾了在校求学与毕业后创业历程,向母校的培养及衢州市慈善联合总会的资助致以衷心感谢。她表示,求学时获得的补贴资助不仅缓解了个人生活支出的压力,更坚定了自己“敢为人先、脚踏实地”的信念。毕业后,胡玉玲扎根衢州,创办了“自在小酒馆”等项目,带动学弟学妹和村民就业,通过打造“自在别院”助力乡村文旅发展,创立的青年平台吸引了3000余名年轻人参与。“从受助到助人,衢州的善意是我创业路上最温暖的支撑。”她期待更多青年感受到这份温暖,留在衢州书写奋斗故事,让慈善的力量在接力中延续。
衢职院工会常务副主席黄恒荣汇报学校慈善项目工作情况。
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二级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学生代表参加。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慈善工作站自2022年5月成立以来,紧扣“立德树人、服务社会”理念,深耕慈善扶老、助残、惠民等民生领域,构建起“教育赋能+公益实践+品牌培育”的立体化慈善工作体系,实现慈善资源向帮扶实效的高效转化,成为校地协同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平台。学校创新性地采用“生活困难帮扶+留衢就业激励”的双轨资助模式,制定学校《学生资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精准实施生活帮扶与就业创业激励。在助学纾困方面,建立完善的评审机制,确保每一分善款都用在最需要的学生身上,三年共资助百余名家境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全日制学生;在助创留衢方面,设立留衢就业创业专项补贴,超八成受助学生扎根衢州,成长为服务区域经济的生力军。同时,学校构建爱心超市公益实践平台,创新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机制,累计3300余名学生参与爱心兑换,形成“付出—收获—再付出”的良性循环,受过帮助的学生主动加入运营团队,形成了“受助—助人”的爱心传递。
(宣传部、党委办公室、校工会、校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