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是我国第18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下,国家图书馆主办、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及全国219家各级各类图书馆进行联展联映的“年华易老,技·忆永存——第五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暨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传承人记录成果特展”拉开帷幕。
2023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下称“《公约》”)通过20周年。我国于2004年加入《公约》,是最早的缔约国之一。特展及系列活动紧密围绕这一纪念事件展开。
特展聚焦“人类遗产,中国智慧”“建档记录,履约实践”两大主题,依托近年来我国非遗记录工程——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取得的成果,回顾20余年来我国的申遗历程,梳理我国20年来在非遗保护建档记录方面的履约成果,展示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的43个项目的独特魅力和保护传承取得的可喜进展。
特展中展映的68部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影片,全部来自非遗记录工程——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中的代表性成果。其中包括2022年我国最新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以及较少进入公众视野的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麦西热甫、中国活字印刷术等项目。
非遗记录工程——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是一项与时间赛跑的工作,由于大部分传承人已步入暮年,有许多项目留下了传承人最后的影像。通过对记录成果的展映,这些珍贵的影像作品得以与公众见面,而这些作品将作为国家文献资源得到永久保存。截至目前,此项工作已开展对1800多位传承人的记录,并已完成了对1040位传承人的记录。
活动将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展览展映活动将持续到本学期末。在本次活动中,你可以:1.看展览—6月12日,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传承人记录成果特展将在图书馆一楼大天井正式开展。2.看影片—6月12日至16日,图书馆精选了20部展映影片,安排了10个放映场次,各位读者可关注图书馆影片排期,到三号报告厅观赏公益放映,或通过衢职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在线展示专栏(非遗展映)观看影片。
通过20余年的发展,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已经进入到系统性保护的新阶段,非遗保护工作日渐深入人心。今年恰逢《公约》通过20周年,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及国家图书馆的指导下,我校图书馆发挥文化服务阵地作用,让全校师生读者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共同欣赏非遗的多彩魅力,共同享有非遗保护的优秀成果,共同开创非遗保护工作更美好的未来。
(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