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网站公布了2022年“科创中国”创新基地认定结果,由中国针灸学会推荐,我校作为依托单位申报的“衢州职业技术学院产学研协作创新基地”成功入选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实现“国字号”创新基地零的突破。
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的推选申报工作,由中国科协组织,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产学研融合的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是实现“科创中国”建设“求实效、植内涵、提质量、筑生态”总体要求的重要举措。首批认定的创新基地分产学研协作类、创新创业孵化类、国际创新合作类三类,全国共194个创新基地榜上有名,其中我校是全国唯一入选的职业院校。
近来年,我校以医护康养高水平专业集群建设,服务“健康中国”和“科创中国”国家战略,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产学研协作创新基地。基地遵循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时代脉络,以弘扬杨继洲针灸非遗文化精髓为使命,联合杨继洲医院、杨继洲针灸医院共同建设,长期聘请国内50余名针灸领域权威知名专家开展产学研协作与指导,现已形成一支实力强劲的中医药科创团队。在世界针联、中国针灸学会的指导支持下,基地成立了杨继洲学院,成功设置省内首个高职针灸推拿国控专业,建立了世界针联浙闽赣皖针灸技能培训中心和中国针灸学会衢州科技创新服务站。初步形成杨继洲学院、研究院(所)、医院、文化传承中心的“三院一中心”运行模式,以及科创育人+协同创新+技术赋能+文化传承“四位一体”的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机制,赋能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建设。
一是赋能复合型人才培养。通过医护康养职业能力重构,将杨继洲非遗针圣文化与适宜技术植入医护康养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和“1+X”技能证书培训体系中,面向专业群学生开设中医适宜技术、中医药养生保健、小儿推拿技术、中医康复技术等互选课程。挖掘杨继洲《针灸大成》的康养康育经验,应用于母婴护理、育婴师、认知障碍专区护理员、中药种植与应用等培训课堂,实现年培养具有中医素养的医护康养技术技能人才800人,培训各类康养人员8000余人。
二是赋能教师能力提升。在以杨继洲针灸为特色的中医药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教师通过全程参与杨继洲针灸文化发掘和调研,主体参与职业能力重构和课程教学内容重建,深化校企双元课程和教材开发,《中药炮制技术》、《中医护理技术》2支教师团队在学校教师教学能力决赛中脱颖而出,代表学校参加省赛,获得一等奖和三等奖的佳绩,是衢职院“双高”建设的重大突破。此外,一批中医药虚拟仿真实训数字化资源正在开发。
三是赋能师生创新创业。由中医药团队指导的“桑辉科技-全球首创物联式精油提取解决方案”获2022年省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入围挑战杯“国赛直通车”项目;“芸香科技—中草药精油原料引领者征战千亿蓝海”项目获2022年“建行杯”第八届浙江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晋级国赛。针灸推拿专业主任陈婷博士在龙游县建立博士创新站;冯敬骞老师“三叶青”技术攻关项目获企业横向项目资助;吴丹博士助力深化衢六味“衢枳壳”产品研发……创效近千万元。
四是赋能非遗文化传承。把中华优秀中医药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推动中华优秀针圣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与创新发展,依托世界针联浙闽赣皖针灸技能培训中心和中国针灸学会科技创新服务站,启动《续编针灸大成》(暂定名)编撰工作。近年来,开展杨继洲针灸文化进学校、进社区、进少年宫等活动,吸引大中小学生体验参观,受益学生和居民近万人次。
下一步,创新基地将深入对接中医针灸等中医药产业需求,聚集创新要素,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杨继洲针圣文化走出去,服务“一带一路”和全球战略,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创新发展贡献衢职样本。
(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