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教育报》:帮助别人 收获成长 衢职院近千名学生参加13支志愿者服务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03-02浏览次数:2529

《浙江教育报》2012年3月1日第2版报道 记通讯员 汪培坚  陈娅

陪空巢老人聊天,打扫车站卫生,为贫困儿童捐钱捐物,在学校里义务打扫公共卫生……在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活跃着13支、近千人的志愿者服务队,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以自己的专业技能和青春热情,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在志愿者活动过程中,这一批90后大学生的思想和精神也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

2月18日下午,新学期开学后的第一个周末,衢职院的几位志愿者分别来到市区松园社区两位普通市民家里,开展志愿服务。在徐福来老人家里,志愿者张梦霞同学给这位双目失明的老人读衢州日报上关于市党代会的消息。74岁的徐福来非常关心时事,一个小小的收音机总是带在身边。有衢职院的学生志愿者来读报给他听,他很高兴。每每听到他感兴趣的地方,他就要求停下来,和志愿者讨论一会儿。徐福来的妻子周兰娣也是一个盲人,而且已经瘫痪了15年。外出很不方便,与别人的交往很少。有志愿者来读报交流,这就成了徐福来夫妇最开心的一天。

这是衢职院众多志愿者服务的一幕。该院活跃着一大批志愿服务队,参与人数近千人,如社联名下的爱心协会、环保社、青年志愿者协会、考试服务中心、春蕾社、阳光公益中心、心理协会、绿联社;自律会名下的Fly away志愿者服务小队;信息工程学院的向日葵;经济管理学院的一缕阳光志愿者协会等13个志愿者服务队。除此之外,还有平时没有注册的学生志愿者,只要有需要,他们随时都会加入志愿者队伍。比如去年3月,信息工程学院2009级学生林秀秀以个人名义发起了一个志愿服务组织——“向日葵”,该组织辐射到学院的每一个班级,固定成员达到200余人。他们建立了“向日葵”爱心仓库,收集爱心物资,捐献给衢州市爱心屋。他们把自己省下的钱凑到一起,建立了“向日葵”基金,到现在已经募集了5000多元,随时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在奉献爱心的同时,志愿者们自己也收获了成长。机电工程学院志愿者陈波对此深有感触。他说,进入衢职院后,父亲母亲都觉得他懂事了很多,长大了很多。他觉得自己的成长得益于志愿服务活动,在参加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了解了社会,变得更有同情心和责任心。比如前年冬天,陈波和几十位志愿者清晨四点多就起床扫雪,鞋子都打湿了,手也磨出了血泡。但是看到天亮后师生们能有一条整洁的路好走,他们都感觉很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