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26日,我校人才培养工作培训暨典型经验交流总结会顺利召开,全体校领导、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各二级学院院长、书记、副院长、办公室主任、专业带头人或专业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院长江爱民主持,党委书记崔戴飞作重要讲话。
今年6月初,我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专家组对我校的现场考察评估,我校以此次人才培养评估为契机,围绕迎评20字方针,积极开展暑期调研,促进我校专业布局及专业建设,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在学校的统筹安排下,全体教学骨干教师利用暑假时间,全员参与,进行调研、顶岗实践、培训。87名教师分成专业工作组、二级学院工作组、公共教学工作组、学生管理工作组深入企事业单位一线调研;71名专业教师参加顶岗实践,在顶岗实践的同时开展课程调研工作;20余名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被外派学习培训。
25日上午,各二级学院工作、学生管理工作组等代表纷纷作了发言,机电工程学院在开设瓯斯达班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化校企合作创新培养模式的新思路,介绍了与开山集团进行深度校企合作的思路;医学院围绕“衢医班”调研情况进行了汇报,提出要特别重视师资队伍和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艺术设计学院对工作室课程开发和拓展专业方向的行业前景进行调研,介绍了三位一体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信息工程学院从地方产业与专业设置的匹配度入手开展专业调研,强调以特色专业的建设入手,抓住专业之间的关联性特征,集聚专业优势,实现优质专业的辐射和带动效应;经济管理学院暑期调研以文秘专业为主体开展,提出了“解放思想、提升内涵、准确定位、强化服务”文秘专业发展思路,从学会做人方面下工夫,从而形成独特的专业优势。
我校应用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三个专业开展了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试点暑期调研工作,发挥我校在中高职衔接协调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做好培养目标、专业内涵和教学条件的衔接,系统设计、统筹规划中高职一体的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和逐步开展一体化教材建设。
学生管理调研工作组代表提出,要通过加强中高职衔接学生的管理工作,促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5日下午,参加顶岗实践教师代表对顶岗实践内容、意义及课程改革思路作了详细汇报。参加学习培训代表就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课程开发、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等培训心得与大家作了交流。
一天的总结会,各位发言教师围绕专业定位、课程对接、校企合作、教改试点等的内容精彩发言赢得了与会人员的阵阵掌声。
26日上午,吴健副院长就调研情况、主要成效作总结报告,并提出了专业建设、教师培训等方面的思考,他说,要进一步深入推进校企结合、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密切联系企业、行业的深层次合作;以专业应用为基本,以创新能力为目标,以产学结合实训基地、省级试点改革项目、省级教学改革项目、教学资源共享、职业技能竞赛等项目建设为抓手,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最后,党委书记崔戴飞作重要讲话,她说,近两年的调研对内涵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体表现在,办学思想进一步统一了,校企合作进展令人可喜,改革的思路更加清晰了。同时,也指出了专业群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就如何创办好一流高职院校,她要求大家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要重视内涵提升,强化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从合理、经济、有前瞻性三个角度建设好专业群。二、要加大培训力度,建设优良团队。要强化教师的一专多能,加强基本功的培训,围绕高职要求做好科研工作,鼓励教师通过进修培训、顶岗实践,提升教学能力。三、努力创建品牌,要抓好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和特色学生工作,争创省内特色,努力建设一流高职院校。四、加大改革力度,抓好前瞻性研究,继续做好三个省级教育试点项目的实施工作,积极推进创新。(宣传部 郑霄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