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祝福短信
10月23日,第三届全国高校市场营销总决赛在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举行。而一天前,该校3名参赛女生收到了杭州一家企业老总的祝福短信,让她们享受整个比赛的过程,因为企业也正在享受她们的劳动成果。看到短信时,应届毕业生费芬觉得很激动:“这说明我们辛苦3个月所做的‘德茹雪桑蚕丝被在二三级市场品牌推广策划案’获得了企业的认可,努力没有白费。”而这一企划也是3名女生提交此次大赛组委会的案例,收到短信让她们对获取好成绩更有信心了。
德茹雪桑蚕丝被有限公司是位于杭州的一家中小企业。由于营销不得法,去年下半年的销售额仅10万元。通过熟人介绍,公司老总黄卫权找到了浙商职院。费芬告诉记者,接手这一任务后,她们利用节假日到宁波等地进行走访和调查问卷,随后锁定了蚕丝被的目标销售人群,并制定出各种销售策略。“像‘寻根溯源原生态营销’,我们就借鉴了养生堂公司的做法,组织一些企事业单位的相关负责人于今年6月前往德清,实地查看蚕丝被的原材料产地。”费芬说,再加上各地的产品巡回路演,7~10月份公司的销售业绩就突破了15万元,比去年整个下半年还多。
什么都能“吆喝”
不仅企业惊叹,连浙商职院市场营销教研室主任沈侃也感慨学生的“吆喝”能力。她说:“我们的学生平时都很忙,双休日大多不在宿舍里,不是在外面闲逛,而是在兼职搞营销,有的还进入了汽车4S店或房企。”以德茹雪桑蚕丝被销售为例,她告诉记者,学生们设计的植入式报纸广告、与移动传媒合作的车载广告以及定位于家纺网页的旗帜广告等都是“花小钱、办大事”的典范。另外,为让消费者了解产品,她们还把宣传单页做成了扇子等物件。由于兼具实用功能,这些宣传单因此顺利进入了千家万户。
在今年的全国高校市场营销总决赛上,记者也发现大学生“吆喝”的东西还真不少。近150个参赛案例囊括了人们的衣食住行,而我省大学生推销的东西更是五花八门,从汽车、打印机到食品、服装等不一而足。另外,像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的农家乐以及宁波城市职技院的创意文化生活馆营销策划等,也让很多人眼前一亮。两天比赛下来,最终我省高校共获得4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和7个三等奖,无论是获奖数还是奖级,均排名全国前列。相关专家表示,浙江是个市场大省,过去的30年里培育了一大批消费品市场、专业批发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这也推动了浙江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发展,大学生们的视野很开阔,而且很有创新意识。
人才缺口很大
记者了解到,今年的全国高校市场营销总决赛也吸引了不少企业参加。除推广品牌外,宁波喜美时尚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阳坦言,他们也在“追逐”一些优秀的营销专业应届毕业生。确实,能代表学校参赛的,无疑都是佼佼者。像浙商职院的6名参赛队员就是从营销专业450多名在校生中选拔出来的。但即便是那些不参赛的应届毕业生,如今也都“名花有主”了。经贸学院院长孙玮林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我跟企业说了,你们想要人,就得提前一年来。”按照学院的统计,这些年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供需比一直保持在1:13左右,远远高于其他专业。即便是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对这一专业的就业似乎也影响不大。
“经济危机说简单点,就是东西卖不出去了。这时候,企业其实更需要懂市场营销的专业人才啊!”在中国市场学会副秘书长赵宏大看来,这是一个有着广阔前景的行业,而且缺口很大。他举例说,目前全国开设市场营销专业的高校有1000多所,每年培养的毕业生不超过10万人,而全国新增的市场营销就业岗位达到了364万个。这其中,10万名毕业生也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即:一方面,市场需求很大;另一方面,毕业生却不能完全顶岗。赵宏大说,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就是期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引导和培养高校学生的营销创新、策划和应变能力,增强和促进学生团队协作、主动创新的职业素养及就业竞争力。(来源:教育信息报)